包装企业网欢迎您!

关于塑料凹印水墨的一些看法

http://www.packltd.cn    时间:2020年4月13日    关注数:628 次

摘要:防疫时期,不少业内组织和个人将产品推广和信息交流放在了网络平台上,尤其是移动端。笔者也因此看到了不少关于塑料凹印水墨(下称水墨)的言论和观点,其中不乏消极负面的。

    防疫时期,不少业内组织和个人将产品推广和信息交流放在了网络平台上,尤其是移动端。笔者也因此看到了不少关于塑料凹印水墨(下称水墨)的言论和观点,其中不乏消极负面的。平心而论,水墨从诞生至今对行业而言仍是一个新生事物,虽然有着极大的安全性、环保性和经济性,但仍有很多“争论”。在笔者看来,该“争论”的核心还是在对水墨的定义上,对是“醇水”还是“全水”的意识形态辨证上。

    从官方的视角,在2019年12月21日邢台召开的“包装印刷行业VOCs深度治理研讨会”上对此已有过明确界定,即行业不要纠结多少水,多少醇,减排才是硬道理!而且也对行业需要执行的标准做过解释,即环保部HJ371-2018标准的执行点在于凹印油墨生产企业申请和使用“环保标志”,国标GB38507-2020(要求凹印油墨用于吸收性基材的VOCs含量≦15%,用于非吸收性基材的VOCs含量≦30%)才是目前行业真正需要执行的标准。笔者认为国标GB38507-2020也确实更贴近目前水墨发展的现状,更科学和具备指导性。只要符合这个标准,就可以称之为水墨。软包装行业的生产过程有“人、机、物、法、环”五大要素,缺一不可。水墨只是“物”的一环。故欲促进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必须五大要素协同合作,必须承认“水性化是有条件的”这样一个既定的事实。过去关于水墨定义的意识形态之争应该告一段落了!下面笔者只对水墨“物”这一环,提一些延伸性看法。至于其他环节,盼各行贤达共同参详。

    水墨,顾名思义,关键的变革在于“水”,因为水的几个物理特性才给塑料凹印的水性化带来了难度。故只要认清那几个物理特性,并对应寻求解决方案即可。业内同行切忌因自身原因将水墨神秘化、繁杂化,进而导致下游使用厂家的迷茫。水比热容和蒸发潜热较高的特性,造成了水墨的干燥慢问题(及后续的机速上不去、复合胶不干等);水表面张力较大的特性,造成了水墨在基材上的润湿流平不良问题(及后续的基材附着力差,复合强度低等);水与乙醇的无限相容特性,造成了末端治理新方案的思考(及后续废液、废气的如何处理)。这几个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水墨是否具有可行性推广的价值。

    关于干燥慢问题,从墨本身来说,有厂家提出配方中引入疏水剂、干燥剂等,此类方案能带来多大的效果尚不得知,但多数助剂是有食品安全隐患的,治标不治本。目前最直接有效的办法还是做到水墨的“高固适粘”化,即在具备良好印刷适性的前提下减少水的量。甚至不惜在其他四要素不协同配合时加入乙醇,间接减少水的量。当然水墨所用的主体连接料树脂和辅助树脂、助剂等也应尽可能选择“高固适粘”型。

    关于润湿流平不良问题,本质是水墨的表面张力过大,而承印基材的表面张力又不足所导致。从墨本身来说,配方中引入降低表面张力的材料为宜,如一些精选后的润湿流平剂或乙醇。

    关于当前水墨印刷的末端治理,有“专家”提出很大的担忧,笔者认为这实乃杞人忧天。现在业内之所以推广水墨,从环保层面就是为了减排VOCs,目前市场对于溶剂墨这样的排放程度尚可接受,为何对于水墨这种低VOCs含量的新事物却要苛刻到一棒子打死呢?而且从原理上讲,这里的低VOCs物质也仅仅是乙醇而已,只要其他四要素协同,醇、水混合气、液完全可以回收,并通过水与乙醇共沸的特性,蒸馏得95%乙醇二次利用。类似工作是需要相关的人士去做的,而不是急于否定。

    行业的发展与进步首先需要观点思潮的共鸣者。只有观念的高度认同方可形成实践和使用批量化,既而确定出可行性!疫情期间,行业有识之士不妨静下心来好好梳理一番,从水墨观念的接纳开始!

(来自:包装园地软包装)


  • add220

版权所有 © 包装企业网 浙ICP备14043355号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宾虹路1315号西京大厦311室 联系电话:0579-82583787 E-mail:info@packlt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