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企业网欢迎您!

无溶剂复合PET/VMPET镀铝转移

http://www.packltd.cn    时间:2021年12月16日    关注数:1328 次

摘要:PET/VMPET目前对于整个业界来说是一头“顽兽”,该材质结构应用广泛,但加工时表现出来的不安定性又让所有的从业者头疼不已。

    PET/VMPET目前对于整个业界来说是一头“顽兽”,该材质结构应用广泛,但加工时表现出来的不安定性又让所有的从业者头疼不已。之前也有不少的专家、技术人员在对这个产品进行过剖析和解释,PET/VMPET结构主要面对的有两个问题;一是外观问题,即直白的外部表现特征。二是剥离状态问题,简单地说是镀铝转移现象。本文主要分析镀铝转移的问题,因为里面涉及力学的对应关系,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当然,也有很多人已经描述过内在的关联。

    PET/VMPET里面有两层基材、一层涂层再加上一层胶粘剂。所以一共是四层物质六个粘接界面。即便是满版印刷的PET膜,也依然是四层物质和六个粘接界面。当然,多了油墨以后,在实际应用的过程当中,比光膜多了一组力学的对应关系。

这些力分别是:

    镀铝层与附着底材两个粘接界面形成的一个力,

    胶粘剂与镀铝涂层两个粘接界面形成的一个力,

    胶粘剂另一侧与PET(油墨)两个粘接界面形成的一个力。

    最直接的对应关系就是这三个力的“角力”。

    三个力的大小关系一般是:PET/胶>胶/VM>VM-PET。因此,镀铝转移是一个非常常见且符合逻辑的现象。但是在实际生产或者应用的过程中,大家都在追求在一定层间剥离力的前提下,镀铝层不转移的效果。那么,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我们也尝试了很多可能性或者说粘接状态。力值的互相关系是显而易见的,就不多做赘述。想要做到镀铝不转移,据我所知的方式方法也有很多种了。不过,我想在此谈一下的是镀铝转移的状态。

这个话题里面包含了两个方面:

1、什么情况下的镀铝转移状态才算是转移状态?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在观察含镀铝材质结构的复合膜时,判断镀铝转移不转移的方法是手工剥离。可是不同的人在手剥同一块复合膜的时候却有可能出现完全不同的转移程度。这里就涉及到了手工剥离的施加力值、剥离速度和剥离角度的问题。这三者互为关联,每一个条件的变动都会对镀铝层的转移产生影响。低速(近)∠180°剥离、高速(近)∠90°剥离、固定镀铝膜剥离,固定PET膜剥离,相信大家都有非常直观的感受。这种情况下的判断是否足够客观?能不能对于同一样品的表现达成共识?

2、镀铝转移状态有哪几种?
    在剥离状态表现趋同的情况依然会出现镀铝层全部(100%)转移、镀铝层大部分(>50%)转移、镀铝层小部分(<50%)转移或者不转移等多个细节差异。并且在局部镂空印刷图案上,还会出现有油墨和无油墨区域的镀铝转移程度表现不一样,或者是油墨和镀铝互相转移的现象等。

    所以,建议在判定镀铝转移现象的时候,能够有一个合适的稳定的可量化执行标准来帮助统一认知。那么在上述这么多的细节上就有非常多可以讨论的内容。包括且不限于镀铝层的附着力、镀铝层的厚度、胶粘剂的干性表现背后的力源因子等。

    总体而言,“使用加强型镀铝膜”确实可以解决大部分镀铝转移的现象,但是受到其他条件的制约,加强型镀铝也没有真正大规模流行起来。实操层面上,诸多“力”的平衡还是需要综合考虑如何解决镀铝转移的问题。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溶剂型胶粘剂还是无溶剂型胶粘剂,所谓的“减固化剂”把胶层做粘,中和了力的博弈,本质上是损害胶粘剂自身性能的。尤其是溶剂型干式复合,减少固化剂的风险还是比较高的。无溶剂胶粘剂复合镀铝材料在适应镀铝转移现象上先天会比较好,整体的胶体柔软性更好、内聚力表现相对更小。

    选择一款合适的无溶剂型胶粘剂搭配合适的工艺参数,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案,尤其是在PET/VMPET这种两层刚性基材的结构上。 

(来自:包装企业网)


  • add220

版权所有 © 包装企业网 浙ICP备14043355号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宾虹路1315号西京大厦311室 联系电话:0579-82583787 E-mail:info@packltd.cn